中国国学游-建筑里的传统文化

天地感应

天人合一

金木水火土

天地日月人

……

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天与地、人与自然的推演移易的文化理念、哲学思想,看起来晦涩难懂。其实不然,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具象的表达,比如:传统建筑。为什么哥特式建筑总是刺破苍穹,而中国建筑则是内敛含蓄,这些其实都是各国不同的文化理念和哲学思想造成的。走过北京,我们可以在帝王的宫殿里,王爷的宅院里,百姓的四合院里,看到中国传统文化无处不在,我们可以更加了解我们的根,我们的文化,我们的民族,从而看到我们的未来。道成旅游联合国学大师在推出“国学季-建筑里的传统文化”系列,将带您品鉴北京那些饱含文化底蕴的古建筑,体味这里面的传统文化。

第一站: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

一个城市的规划,一定体现相应的思想传统,很能想象,游牧民族会设计一座封闭的城池,条条大路通罗马,恰恰告诉我们,古罗马是一座商业发达的城市。只有在城市沙盘面前,我们才能更清晰地看到城市建设中的人文思想:

  【课前思考】

紫禁城不断在我们昭告君权天授、唯我独尊;

从二环到三环,四环,五环,

是依托什么进行的延伸?

鸟巢、水立方的选址有什么讲究?

城市副中心为什么选定了通州?

和专业老师一起,在规划展览馆的各种沙盘和模型上寻找答案,了解北京城市规划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理念。

 

第二站 故宫

故宫无疑是伟大的,每年有无数人涌进昔日的皇家禁地,随意观看“博物院”的时候,有多少人是在现代的理念下理性的解读他们观看着的古老的紫禁城?有多少人是在现代理念下感性的领悟他们观看着的古老的紫禁城?又有多少人在思索、探寻理性解读与感性领悟之间的碰撞与纠结?走进紫禁城,即走进紫禁城图像之中。在“图像“中行走,在行走中解读,在行走中感悟。
 

第三站 颐和园

 有人说她是风月无双的园林;有人说她是营造山水的绝唱;还有人说她是一位倾国倾城的美人;她兼有诗、画、风水、儒、释、道等多重因素,295年前乾隆的一次大手笔,造就了这个绝版的颐和园。颐和园也曾遭受灭顶之灾,它的前身清漪园赋予了它“仙风道骨”,其艺术成就更远高于颐和园,颐和园的前世今生,不仅仅带给我们园林之美,更让我们感慨盛世衰落的无奈。
 

第四站 恭王府

一座恭王府,半部满清史,恭王府历经三代主人,从和珅府到庆王府,再到恭王府,这座宅院也走向辉煌,经过三代主人的营造,恭王府变得金碧辉煌。当然,恭王府也随着清朝的衰落走向败亡,它的最后一任主人将它卖给了辅仁大学,后来竟沦为大杂院。
“一座恭王府,处处都是不解迷”。恭王府的东南处为什么别有一处院落?人们为什么称它是纳气口?恭王府府邸,为什么是五进院,后罩楼为什么要有两进房隔起来,在院内不能一览后罩楼全景?为什么院内的老榆树与其它榆树不一样?为什么花园南门的一座小小龙王庙香火那么旺?为什么花园内的景观游人不能靠近,只能远看?为什么风水大师看后判断,和珅的家产没有抄尽,还有一处藏宝洞。为什么在游人如织的花园里,却有一块菜地…… 
 

第五站 宋庆龄故居

宋庆龄故居曾经也是王府的一部分,它的第一人主人是康熙朝赫赫有名的大学士明珠,至今在园中还种植着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手植的“明开夜合”花。乾隆年间为和珅别院,嘉庆年间为成亲王永瑆王府花园。这座府邸在清末被赐予了醇亲王奕譞,奕譞是慈禧的妹夫,在清朝末期可谓是显赫一时,更加让他显贵的,他是光绪帝的父亲,溥仪的祖父,一座府邸出了两个皇帝。后周恩来总理受党和政府委托,筹建宋庆龄同志在北京的住宅,于1961年将这座王府花园整饬,并在原有建筑迤西接建了一座两层小楼,筑成了一座优雅安适的庭院。今天,我们看到的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,也是北京保留完整的王府花园。 

第六站 梅兰芳故居

 梅兰芳故居是保存完好的,可以作为北京四合院代表的建筑。所谓四合,“四”指东、西、南、北四个方向,“合”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,形成一个“口”字形的结构。经过数百年的营建,北京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、内部装修都形成了京师特有的京味风格。北京正规四合院一般以东西方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,基本形式是分居四面的北房(正房)、南房(倒座房)和东、西厢房,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,开一个门。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“巽”位。
更多线路信息,请与我们联系 info@atrails.cn
客服电话:+ 86 10 65159259 Ext. 62
5

你可能会喜欢

道成旅行日志

Our Top 9 Destinations for Your Summer Vacation
5

道成旅行日志

An Unforgettable Journey With Zhonghua Company in Vietnam
5